波段交易101:科普专业交易者常用的术语(一)
我开始撰写一系列的深度交易教学文章,打算系统地梳理一下新手感到不好理解的,但却重要的交易术语。在第一期里,我详细解释了超伸、WEMA、DEMA、ATR、ADR、consolidation、set up、RS、R/S Flip等基础概念。
上周群里的小伙伴给我提了建议,说到我的文章和选股清单里会出现过一些没见过的术语,感觉不是很系统,比较零碎。
确实,我陷入了 "Curse of Knowledge“,自己做交易久了,忽略了站在初学者的角度思考。
所以今天我写了这篇文章,目的是统一科普一下在我的内容(视频、市场报告、观察清单)里面会出现过的一些交易上的术语,给读者们提供更多clarity
那这一期,我们就先从一些广义的概念入手哈。
Consolidation (盘整)
价格在一定范围内横向波动的过程。这段时间内,买卖双方势均力敌,价格波动幅度较小,成交量往往逐渐萎缩。好的盘整为后续突破积蓄能量,就像拉紧的弓箭,一旦突破往往力度较大。
图中的例子为GEO突破前的样子,我框住的蓝色区间就是股价的盘整期。通常来说,盘整的时间越久,股价后续爆发的力度越强,趋势越延绵,正所谓“横的越长,竖的越高”
你可能会问,这两根白线是怎么画的?还是拿GEO为案例。
一般来说,画一根线(支撑或阻力),我会连接3个端点。上面那根线是阻力线,突破了阻力线就可以做多。
下面那根线是支撑线,连接股票的几个低点形成。有时候股价会下穿支撑线,这是正常的。关键要看击穿支撑后的几天的表现,如果能被迅速买起托回,就代表那只是正常的波动(毕竟,股价也不可能因为我们画的一根线就fully respect it)。
Low of Day (LoD)
意思就是某个交易日的最低价。当我开仓的时候,我喜欢拿当天的最低价作为止损点位。
Over-extended (过度延伸)
股价在短时间内涨跌幅度过大,远离均线的状态。就像橡皮筋拉得太远,容易回弹。这种状态通常难以持续,需要通过时间或价格调整来消化。
案例:MSTR在11.21的表现。当时连续放量跳空高开3次,并且最高点离21DEMA居然有40%之多,必然会经历回调,因为一定会有人获利了结。而如果获利了结的人越多,股价便会下跌,形成空头踩踏。
DEMA (日线图上的指数平均线,Daily EMA)
日线级别的指数移动平均线。它通过每天的收盘价计算得出,对短期价格变化较为敏感。交易者常用它来判断短期趋势和支撑阻力位。8DEMA和21DEMA是我最常用的均线,我用它来判断一只股票盘整是否充分,是否值得我们进场,是否尚在上升趋势中,以及用来止盈。
WEMA (周均线,Weekly EMA)
周线级别的指数移动平均线,是通过每周的收盘价计算得出的均线。相比日均线,周均线对短期波动不太敏感,能更好地反映中期趋势。许多交易者用它来判断大趋势的方向,特别是在寻找多周期共振的交易机会时。当日均线和周均线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时,往往意味着趋势更加可靠。线)。
很多情况下,如果一只标的尚在上升趋势中,它在回调和盘整的时候10WEMA会是一个很强的支撑,因为机构喜欢在这里接盘买入,buying the dip
Buy the Dip
逢低买入的意思,强势股可以用21DEMA, 10DEMA, 8DEAM buy the dip
Setup(技术形态)
是交易中一个核心的概念。当我在我的交易评论和日报或分析中提到“等待好的Setup"时,我指的就是等待成熟的技术形态出现。这些形态背后反映的是市场参与者的集体行为和心理状态,它们之所以能在市场中反复出现,正是因为人性的贪婪与恐惧千百年来都没有改变。
形态的重要性在于它们帮助我们发现风险可控且收益可观的交易机会。一个成熟的形态通常具备清晰的止损位置和明确的风险范围,让我们能够准确计算交易的风险回报比。更重要的是,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形态往往具有较高的成功概率。当多个技术因素(如价格、成交量、趋势等)在形态中共振时,交易的胜率会进一步提升。
形态的构建(Setting Up)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像大自然中的四季更替一样有其规律。在初期,我们可能会看到价格开始在特定区域聚集,波动幅度逐渐收敛。随着时间推移,形态的轮廓变得更加清晰,关键价位得到反复确认,市场参与者在这个区域达成某种平衡。当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价格就会打破这种平衡,形成我们期待的行情。我发布观察清单的时候,会说“xxx setting up”,意思就是我观察到xxx标的已经开始出现形态了,值得我们去关注了。
耐心等待高质量的Setup,不仅能提高我们的交易胜率,更重要的是能够降低交易的心理压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帮助我们在市场中建立持续的优势。正如一个优秀的猎人不会轻易出手,专业的交易者也需要等待最佳时机。好的Setup就像是:
- 猎人找到了兽道交汇处 
- 渔夫发现了鱼群聚集地 
- 摄影师守候到完美光线 
市场永远不缺机会,缺的是有耐心等待好机会的交易者。这就是为什么在我的交易系统中,我总是强调要等待好的形态出现 - 它们是市场提供给我们的,风险可控且收益可观的交易机会。但大多数人都无法保持耐心,去等待股价形成我们感兴趣的形态,就盲目做多。常见的形态有旗形、杯柄、头肩顶、三角形、VCP、Inside Bar等,后面详细讲。
Unfilled Price Gap (UPG,未补缺口) 
价格真空是市场中一个强有力的技术信号。
在交易中,当股票的开盘价显著高于前一天的收盘价,形成了一个价格的"真空区域",而这个区域在后续交易中始终没有被"补回"时,我们称之为未补缺口。这种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强烈的买盘需求和市场参与者的迫切心理。
想象一下:正常情况下,当价格快速上涨时,总会有一些获利盘希望逢高了结,导致价格回落去填补缺口。但如果缺口始终未被填补,这意味着买盘的力量如此强大,以至于等待低价的投资者实在忍不住了,即使要付出更高的价格也要买入,生怕错过更大的上涨。这种"不计成本"的买入行为恰恰反映了市场对该股票未来走势的强烈看好。你可以理解为机构经理们的FOMO
从交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未补缺口代表着市场参与者的一致预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 投资者不再关注当前的价格是否合理,而是更担心踏空的机会成本。这种心理驱动往往预示着更大行情的开始,因为当市场情绪达到这种程度时,任何回调都会被视作买入机会,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推动价格进一步上涨。
这就是为什么在技术分析中,未补缺口被视为强势的重要标志之一。图中案例为BE,它的跳空高开结束了长达3年之久的下降趋势,并且铸造了一个巨大的价格真空,机构们在疯狂涌入。
Higher Low(HL, 更高的低点)
HL是趋势分析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
在上升趋势中,我们观察到价格每次回调时形成的低点都比前一次高,这种现象反映了市场中一个深层的力量变化。想象一下:当价格上涨后回调时,原本在低位没买到的投资者开始跃跃欲试,但他们不愿等价格回到之前的低点,而是在更高的位置就开始买入,生怕错过机会。这种买盘力量的增强不仅体现在技术形态上,更反映了市场参与者信心的逐步提升。
当我们观察到连续的更高低点时,实际上是在见证多头力量在市场中的逐步积累和巩固。在股价进行盘整回调时,我最希望看到的就是HL,图中的案例是突破前的OKLO,前半段盘整很混乱,股价被打压,被均线压制,但在12.16号之后一切都改变了:它的低点开始被抬高,告诉我们买盘很感兴趣,值得我们关注。
RRR(Risk-Reward Ratio,风险回报比,有些人管它叫赔率,或者盈亏比)是专业交易者最重视的指标之一。
这个概念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交易成功的核心智慧。当我们说一笔交易的RRR是3:1(就是3R)时,意味着我们的潜在盈利是潜在亏损的3倍。
在市场中,每一笔交易本质上都是一场概率游戏。大多数新手交易者会过分关注"这只股票会涨还是会跌",但专业交易者知道,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控制每笔交易的风险回报率。为什么?因为没有人能准确预测市场,每笔交易都可能是错的。
想象你是一个职业赌场玩家。你不会关注下一把是赢是输,而是会关注赔率。如果赔率足够好,即使你输的次数比赢的次数多,最终也能盈利。交易也是一样的道理。当我们以R的思维进行交易时,我们实际上是在问:"如果这笔交易是错的,我会损失多少?相对于这个风险,我的潜在收益是否足够吸引人?"
这种思维方式有几个关键优势:
- 首先,它帮助我们在开仓前就做好最坏的打算。当你预设每笔交易都可能是错的,你会更加严格地控制风险,而不是盲目地期待上涨。这种"预期失败"的心态,反而能让我们在市场中生存得更久。 
- 其次,它让我们能够在胜率不高的情况下仍然盈利。假设你做了10笔交易,每笔都是3R(也就是说,盈利目标是止损距离的3倍)。即使你只有4笔交易盈利,6笔亏损,最终结果依然是盈利的: 
- 6笔亏损:-6R 
- 4笔盈利:+12R(每笔3R) 
- 最终结果:+6R 
-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R思维能让我们摆脱情绪的困扰。当你不再执着于"对错",而是专注于寻找具有良好风险回报比的机会时,你的交易决策会变得更加客观和理性。每一笔交易不再是对错的判断,而是一个纯粹的概率游戏。 
这就是为什么专业交易者总说:"市场永远不缺机会,但不是所有机会都值得参与。"只有那些提供足够高风险回报比的机会,才是值得我们冒险的机会。
关于这一点,我以后会做多一些视频和内容,为什么我们需要培养盈亏比思维,而不是涨跌思维;我打造的交易者的第二大脑软件里也会自动帮我们计算和预测我们开仓交易的RRR。即使你胜率不高,平均盈亏比高,那你长期下来也能赚很多。
Relative Strength(相对势能)
RS是我过去几年从几个传奇交易员(包括O'Neil, Qullamaggie, Kell, Harber等人) 的线上和线下课程和训练营学来的,我发现RS是他们系统里必不可少的利器。这是我用来发掘市场领头羊的关键工具。
在市场中,并非所有股票的表现都是均衡的,总有一些股票会表现得比大盘更强,它们是市场的强势股,而有一些就很弱(对比AMD和NVDA)。
这种相对势能往往暗示着机构资金的偏好。想象一下:当一只股票在大盘下跌时仍能保持坚挺,或在大盘上涨时涨得更多,这意味着有"聪明钱"(机构的资金)在持续买入。这种资金偏好通常不会是短期的,往往预示着更长期的超额收益。专业交易者喜欢关注相对强度,因为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发现强势股,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顺应机构资金的流向。
如何去显示RS? 用我写的这个指标就可以帮到你了,它会告诉你该标的在过去12个月相对于其他个股和大盘的表现。链接:https://www.tradingview.com/script/Uno4EexP-MMB-Relative-Strength-Rating/
熟悉我图表的朋友们可能会看到,我在股价的上方有一个指标,里面有一根蓝线,一根黄线。这根蓝线就是标的的RS Line(相对势能线),而黄线就是蓝线的21DEMA。RS Line的计算方法其实很直观:我们用个股的收盘价除以大盘指数(如标普500指数),然后将这个比值绘制成线。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只股票的相对表现:
- 当RS线向上倾斜时,说明这只股票的表现优于大盘 
- 当RS线向下倾斜时,说明这只股票的表现弱于大盘 
- 当RS线横盘时,说明这只股票与大盘的表现基本同步 
我最关注的点在于,什么时候蓝线会上穿黄线并且保持处于黄线之上,这会告诉我这只标的已经进入了RS Phase
Resistance, Support, 以及Resistance & Support Flip(阻力支撑转换)
这是是市场心理变化最直观的体现之一。
这种转换就像是市场参与者集体心理预期的一次重大转变。想象一个价格长期突破不了的阻力位,比如100元 - 每次价格接近这个位置,都会有大量卖盘涌出,这是因为市场参与者普遍认为"100元太贵了"。但一旦价格真正突破了这个位置,市场参与者的心理会发生有趣的转变:原本觉得100元"太贵"的人开始担心踏空,而当价格回落到100元附近时,他们反而会认为"这是一个好的买入机会"。这就是为什么原来的阻力位会转变成新的支撑位 - 它代表着市场参与者对价值判断的集体转变。
这种转换一旦确立,往往意味着趋势的加速和延续。如果你错过了一只标的的上涨过程,别担心,它通常都会再后面给你机会接回来,你可以在支撑位开仓。股市里面有句老话叫做 “Buy the First Pullback after an all-time-high“,就是告诉你,在股价突破历史新高后,通常会回踩这个新的历史新高,与其追高,不如买那个回撤点。案例,特斯拉。如果你错过了前面那一波,你最不应该做的就是FOMO追高,生怕自己错过趋势,而是等待它回踩历史新高后买入。
Tight & Candles Tightening(K线收紧)
是市场运动中一个极其重要但常被忽视的概念。这种形态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预示着可能的大行情,更在于它为交易者提供了明确的风险控制机会。让我们深入理解这个概念。
从技术层面来看,K线收紧表现为蜡烛实体变小,上下影线缩短。这种现象就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 表面上看起来波澜不惊,但实际上暗藏着巨大的能量。当我们观察到这种形态时,实际上是在观察一个市场力量达到平衡的特殊时刻:多空双方都在观望,主力资金可能在悄悄建仓,但他们不希望通过剧烈的价格波动暴露自己的意图。
从交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收紧"反映了市场参与者预期的凝聚。想象一个装满水的气球被逐渐挤压 - 压力在不断累积,直到某个临界点,气球会突然爆发。市场也是如此,当价格波动变小到一定程度时,往往意味着一个大行情即将到来。
但最最最关键的是风险控制的角度。当我说一只股票的K线变得很"tight"时,实际上是发现了一个风险可控的交易机会。为什么?因为收紧的K线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止损位置。想象你在玩弹弓 - 你总是希望皮筋拉得很紧,这样才能让石子射得更准。交易也是一样,收紧的K线让我们能够更精确地设置止损,从而实现更好的风险回报比。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紧"是相对的概念 - 要与股票前期的波动幅度对比 
- 成交量的变化也很重要,通常会伴随着成交量的萎缩 
不是所有的交易机会都值得参与。当K线太宽时,即使你看对了方向,也可能因为止损位置过远而无法获得好的盈亏比。只有那些能让我们清晰定义风险的机会,才是值得出手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tight"的形态如此重要 - 它不仅暗示着可能的大行情,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能够在可控的风险下参与这个行情。
ATR (真实波动幅度均值)
衡量市场波动性的指标,计算考虑了高低点和前收盘价。常用于设置止损点和判断市场情绪,我经常使用这个指标来看股价的波动变化和确定止损位置。
ADR(日度波动幅度均值)
和ATR一样,是衡量股票日常波动特性的重要指标。
它计算的是股票每日交易范围(最高价减去最低价)的平均值,帮助我们了解一只股票的"个性"。虽然计算方法与ATR略有不同,但两者都能很好地反映股票的波动特征,可以根据个人习惯选择使用。
在我的交易系统中,ADR扮演着双重角色。首先,它帮助我筛选交易标的。我倾向于交易ADR在3%以上的股票,原因很简单:更大的波动意味着更好的盈利机会和更高的资金使用效率。想象一下,如果一只股票的日均波动只有1%,即使你抓住了一个完美的趋势,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目标收益。相比之下,波动较大的股票能让我们的资金"跑得更快",在相同的时间内创造更多的收益机会。
但ADR的更重要作用是帮助我们评估交易机会的风险。这里有一个关键概念:止损幅度不能简单地看绝对数值,而是要放在股票自身波动特性的背景下来判断。举个例子:
想象两个不同的交易机会:
- 一只股票的ADR是28%,你的止损设在7%。这时,止损幅度只是ADR的1/4,说明这是一个相对紧凑的设置,风险相对可控。 
- 另一只股票的ADR是7%,你同样设置7%的止损。这时,止损幅度等于整个ADR,说明这个设置相对宽松,风险可能过大。 
这就像是在不同的运动中判断"快"和"慢":100米赛跑中的10秒和马拉松中的10秒代表着完全不同的概念。同样,7%的止损在不同波动特性的股票中也具有不同的意义。
通过将止损幅度与ADR做对比(我通常喜欢将止损控制在1/4 ADR左右),我们可以更客观地评估一个交易机会的风险水平。这种方法不仅帮助我们找到真正低风险的进场点位,也让我们的风险控制更加科学和个性化。
优秀的交易不仅仅是找到好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能够精确地控制风险。ADR就是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工具。













